养猪网首页新闻 -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科技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纪念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
 大连:百斤生猪至少要赔60元到100元

大连:百斤生猪至少要赔

 昨日,大连市价格监测中心监测的25种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与上一个监测日(5
2012年6月4日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图)

2012年6月4日全国生

  2012年6月4日全国生猪分省价格行情分析: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3.2
数月“盈转亏”江西猪价已跌破盈亏平衡点

数月“盈转亏”江西猪价已

 “跟上个星期相比,肉价每公斤又跌了1元。”6月3日上午,吴阿姨在南昌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频道 > 猪业财经 > 正文

《预案》效果明显 猪价止跌回升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06-05 08:37
  • 编辑:admin
  • 来源:国际商报
  • 评论

 

《预案》效果明显  猪价止跌回升

  今年5月11日,中央6部门联合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在生猪市场价格连续数月低迷之后,截至5月31日,全国生猪价格止跌回升。相关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避免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医治“猪周期痼疾”的关键,一方面在于提高国家收储能力,另一方面在于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实现生猪集中化、现代化大生产。

  防跌防涨并举

  国家发改委表示,《预案》提高了政府储备吞吐调控市场的能力,既保护了养殖户、经营者利益,也兼顾了消费者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预案》是对2009年年初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的完善,健全了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信息监测统计发布制度,增加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的内容。《预案》的出台,将进一步提高政府对生猪市场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对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据悉,今年春节后,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从4月中旬以来,猪粮比价持续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全国生猪生产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5月31日的生猪价格行情表,当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3.44元/公斤,全国生猪整体价格较前一日微幅上涨,局部地区小幅调整,整体弱势调整。据猪价格网分析,《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对生猪价格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养猪户对未来猪价看涨的预期增强,短期内可能会有惜售心理,从而减少抛压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供给压力,猪价下行趋势将有所放缓。

  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预案》启动后效果不错。有信息表明,虽然整体价格仍呈现下跌态势,但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已开始回升,这说明调控预案已经发挥作用,但国家调控能力仍显不足。

  他分析,新预案在总结2009年的预案经验基础上有三个变化:第一,保留了猪粮比价指标,但因统计难度大去除了农场母猪指标;第二,增加了两个储备,在国家应急储备之外,还加上了中央和地方调控储备;第三,在防止猪价过度下跌之外,还增加了防止过度上涨的指标。“实际上,2009年国家推出调控预案后,对生猪价格实现了制度化调控,效果已经显现,与2007年的年涨幅300%相比,2011年价格波动幅度减缓了2/3,仅为60%。”高观说。

  高观认为,猪价此轮下跌比较正常,因为每年春节后猪肉价格都会下跌,毕竟去年一头猪能盈利五六百元,乃至上千元,农户也表示一般200元比较合理。这与进口量增加过快有关,且进口到货时间集中在去年四季度,正好是猪价开始上涨,而储备政策也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

  高观说,此次政策一出台,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就上涨,见效很快,实际上是各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中商经济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避免出现“猪周期”两三年一个“轮回”的关键是需要增强国家生猪储备能力。据他分析,目前,中央和地方储备的生猪量并不多,中央大概有20多万吨,地方更少。他估计,如果加上牛羊肉,国家肉类储备至多占市场总量的1%,这就意味着政府的调控能力严重不足。前年,国家宣布建立一批中央生猪储备库,但现今已经建成的只有几个,收储能力十分有限。原先国家全部委托地方储备,现准备转为部分直接控制。

  规模化养猪遭遇三大瓶颈

  这位资深的商务部前内贸专家指出,“猪周期”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生猪养殖过于分散。价格高时,投机性资金大量涌入;价格下跌时,资金又猛然撤出。

  他建议提高生猪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减少养猪户数,提高单体的规模。规模大了,生产方则可与需求方直接对接,实现订单式生产,但必须做好防疫。

  国家启动冻肉收储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养猪户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化养殖的引导扶持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跳出“猪周期”的轮回,促进全行业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养殖场的比重越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就越强。而通过市场本身的调节,也比行政调控来得更为灵敏和有效。”该专家说。

  比如,在欧洲,生猪养殖集中度非常高,有的国家甚至两个企业就占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场份额。而在美国,20年前市场上57%的肉类未投放市场已经被下了订单。我国50头以上即算是“规模化养殖”,显然太小。

  高观认为,我国生猪产业基础差,散户比重高,规模化养殖程度太低。国家已经意识到政府对生猪的实际调控能力有限,今后政策走向是减少政府干预,提高市场调节度。近10年来,国家实际上一直扶持规模化养殖,行业外的社会投资也十分热衷,国内外资金纷纷进入养猪业。但规模化养猪面临征地难(必须有集中连片的土地)、污染治理难(猪粪尿处理,环保问题)、投资风险大(主要是疫病风险)三大瓶颈。

  上述专家对记者坦言,在猪肉价格下降时,国家应该通过收储,或者予以价格保护措施保护养殖户利益,但保护的“力度”应该适度。

  2007年~2008年,国家曾奖励养猪大县并补贴养猪户,但当时猪肉价格已经比较高,这个时候政府再助推一把力,等于给农村分散的养殖户一个错误信号,结果造成养殖户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自然会造成2009年猪肉市场价格的暴跌。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关闭窗口】 【顶部】 【收藏】 【挑错】【网友评论】 【此文分享至微博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face6 face4 face3 face5 face2 face1 face7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