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新闻

猪肉价格坚挺需警惕后市风险

  • 点击:
  • 日期:2016-06-14 10:05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一直处于攀升状态,特别是入夏以来,生猪价格并未如预料般转入下行通道,而是坚挺依旧。5月份生猪均价仍然整体呈现稳中小幅上调走势,并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

 

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整体呈现稳中小幅上调走势,单月涨幅已超过2.5%。此外,自5月下旬起,国内市场生猪出栏价格上涨至每公斤20.8元,仔猪价格上涨至每公斤51元,同比上涨达106%。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国猪肉养殖前3年高位亏损,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出现了深度亏损,很多养殖户纷纷减少养殖,导致猪肉供应紧张,预计今年整个夏天的猪肉价格都将保持坚挺。

 

业内人士刘国信告诉记者,尽管进入夏季猪肉消费淡季,但市场猪源仍显紧张。受年初低温导致的仔猪高死亡率影响,自3月份以来,中大猪存栏比例显著下降,导致屠宰企业收猪难度增加。同时,在双方不断博弈下,由于饲料价格下跌,压栏成本较低,养殖户看好后市猪价,无仓促出售意向,从而使得生猪定价权已经转移至上游的养猪人手中,收购难的处境促使屠宰企业提价意愿上升,进一步支撑了目前终端猪价的上涨。在他看来,生猪供应缺口,仍旧是主导生猪价格趋势的最根本因素,不论是天气炎热还是各地区储备肉的投放,抑或是进口肉的增加,短期内都难以对高位运行的生猪价格造成实质性影响,预计未来猪价仍有震荡上行空间。

 

不过,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此前表示,虽然近期猪肉价格持续小幅上涨,但产能恢复较快,市场供应充足,后期继续上涨的动力有所削弱。

 

行业分析师刘丽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会稳中有跌,供给会逐步增加,价格也会逐步回落。

 

产能供应正在恢复

 

实际上,当前生猪产能触底回升,补栏过热迹象已经显现。

 

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养猪经济高峰论坛上,中国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在生猪疯狂补栏的走势下,产能过剩的局面或将在2018年集中出现,导致生猪进入亏损期,2019年或将出现深度亏损。因此,对于养猪人来说,要汲取教训,理性判断生猪价格未来走势,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从而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合理安排补栏。

 

据了解,由于猪价大幅上涨、料价不断下跌的双轮驱动,不仅使猪料比、猪粮比刷新多项历史纪录,而且猪价周期顶峰也创下史上最长,养殖获利处于最丰厚时期。生猪养殖的高额利润,促使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起来,新养殖户也出现增加趋势。

 

伴随这股补栏风潮,持续了近3年的国内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过程基本结束。农业部公布的生猪存栏信息表明,4月份生猪存栏继3月上涨0.9%后,再度上涨0.6%,达到37223万头;能繁母猪存栏继3月首次止跌后,4月份上涨0.3%,达到3771万头,环比增加11万头,这是能繁母猪存栏连续36个月下降后首次环比增加。

 

业内人士称,虽然近期能繁母猪存栏回升,并不代表生猪产能供应的恢复,更不能指向生猪价格的见顶,但高利润刺激社会资本大举杀入补栏行列,投资养猪掀起热潮。

 

不过,刘国信认为,猪周期的真正机会,只存在于猪周期的交替期,猪周期的风险则存在于生猪价格最高的时期。目前生猪价格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时期,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养殖户尤需警惕未来的市场风险。养殖户应理性做好养殖计划,合理补栏,适时出栏,不压栏惜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多举措“熨平”猪周期

 

最近,农业部出台《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提出,从生产和市场两方面入手,坚持政府调节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实现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具体而言,一是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四是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降低生猪养殖风险,稳定养殖收益,尽量消除猪价大起大落带来的不利影响。

 

刘国信表示,目前,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比重仍然偏低,养殖户自产自销仍是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中间环节多,流通成本高。要完善生猪规模化养殖标准,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高效适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提高母猪繁殖力和仔猪成活率,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另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发展农民营销合作组织等途径,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产销衔接。同时要不断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并且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要为规模养殖场和小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解决养殖户信贷难问题,并加强疫病防控,扩大生猪保险范围,降低生猪养殖风险,稳定养殖收益。

 

“一头猪利连城乡,从生产、加工到运销,其间利益链各不相同,蕴含着深刻的民生经济学。”刘国信说,只有尊重市场规律,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才能破解“小养殖”与“大市场”的矛盾,尽量减缓周期性波动,推动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小王)
    猪肉价格坚挺需警惕后市风险-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