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新闻

李嘉贵:玉米临时收储“好三年,差三年”

  • 点击:
  • 日期:2014-09-23 09:25
  • 来源:和讯

  我们临储收购政策已经运行了6年,从时间上来讲已经不能称为临时了。从效果上来看应该说是“好三年,差三年”,之前几年的运行,正面的效应还是非常好的,它有效地解决了国内玉米再平衡的问题,也托住了市场价格,调动了市场的积极性。但是从2011年以来整体负面的声音又开始增多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宏观背景的因素,有我们市场供求方面的因素。

  我们玉米市场逐渐进入了一个“政策市”的节奏中,特别是今年我们的收购数量达到了6919万吨,实际应该是超过7000万吨,这个数量应该讲是造成了历史最高产量,最高库存,也是最高价格的结构性行情,所以大家对此都有体会。

  政策性收购粮油库存的大幅增加,进口激增和财政负担加大

  在评价这个方面,为什么说它的正面效应逐渐减少,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叫它托市收购市场扭曲问题日趋凸现,突出体现为政策性收购粮油库存的大幅增加,进口激增和财政负担加大。托市价格高于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过度刺激了玉米生产能力的释放,造成了耕地、水资源承载能力达到的极限。第二个是粮食市场主体预期被严重扭曲,粮食企业经营空间缩小,三个价格倒挂甚至成为常态,产区和销区倒挂,东北产区与中原产区倒挂,原料和产成品倒挂,库存有两个不存粮,企业不存粮,农民不存粮,结果是政府收购粮油库存大幅增加。随着粮食托市收购价格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价差不断扩大,粮食进口压力激增。

  出现这个问题最主要的背景有两个:

  一个背景就是国际市场的粮油价格大幅回落

  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那次国际粮价出现了一次大幅的下跌,但是随后整一个刺激政策,包括量化宽松政策,又将粮价托上来,在美国连续三年减产之后,粮价从2012年7月份开始出现大幅回落,到目前仍然处于一个下跌态势之中。那就说我们的托市政策在国际粮油价格出现持续上涨时,它的适应性很强,双方都有利。我们顺应着这种国际上的趋势,我们托市收购不赔钱还挣钱,没有什么财政压力。可是现在情况大大相反,我们与国际上的价差拉大,我们搞托市相当于我们是在托起国际市场,这个压力能不能承受?

  第二个环境的变化就是国内玉米供求已经过剩

  现在玉米市场已经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我们现在的生产和消费不在一个重量级上,生产高于消费,按照我们信息中心提供的供求平衡表,2013、2014年度的生产,当年的供给能力已经高于当年的消费将近4000万吨左右,对于下一年我们可以预料,由于今年干旱的影响,整体玉米产量可能会有一些小幅下滑,或者说也可能有更大的损失。但是,基本上改变不了我们玉米市场这种严重的供过于求的态势,我们的需求即使在未来可能有增量,由于替代关系的变化,由于需求的增长,可能有增量,但是还是解决不了玉米严重过剩的问题,这个就使得现在我们面临的托市政策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我们提供的产量数据来看,全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同比增长1.1%,这个我们大幅调低了玉米产量,比上个月降低了850万吨,单产同比已经比去年下降3.1%,我们单产水平已经低于2002年的水平,但是比2001年要高一点。按照我们的估计,今年受旱的面积实际上跟我们2009年上一次干旱比较严重的年份来比,应该讲还没有超过那一年,从干旱区域图变化情况来看,大家可以看到7月底的时候干旱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河南的平顶山、南阳南部等等这些地区,但是随着降雨来临之后干旱已经有了大幅缓解,今年玉米减产我是比较赞同的。到8月中下旬的时候,吉林、辽宁这些地方的干旱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今年的局部干旱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各方对于今年玉米产量的估计出现了很大的争议,但是方向上都比较认可今年是丰收年份,但是可能要比去年的历史最高产量低。

  按照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东北地区的产量肯定是比去年下降

  特别是吉林省、辽宁省,估计产量会下降400-500万吨,内蒙古应该是平年的水平,在赤峰地区由于灌溉条件的缺乏这些地方的玉米减产是比较常见了。吉林省由于情况比较特殊,好的地方特别好,可能差的地方又特别差,所以在统计上就要找一个平均数,目前我们是用了减产100万吨的水平,目前来看我们使用的数据是增产300-400万吨。华北黄淮地区由于河南的减产和其他省份的停滞不前,整个华北黄淮地区也是减产的。

  另外西北地区,今年的陕西、新疆等省份,我们认为它的产量也是下降的,但是从整个全国的玉米情况来看,少量的减产,甚至说减产再扩大一点都不改变我们整个的供求关系,没法改变。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李站长提到的整个需求下降的问题,经济增长的减缓导致整体需求下降。我们在过去几年,在2011年之前,平均每年需求增长是1000万吨,所以是能够满足产量的增长,能够满足需求。但是现在整体需求已经连续两年下滑,而且下一年度应该充满了巨大的变数,应该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明年的需求会更好。

  因此在这种问题下,如果我们目前的需求和我们目前的供给能力相匹配的话,当前解决问题在于刺激需求的手段有限,需求的增长点比较小,而重要的工作应该转向抑制生产能力的过度释放。所以事实是很清楚的,当前国内玉米市场面临着国际市场价格下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传统需求没有根本好转,而且缺少新的需求增长点。上一次金融危机我们重新释放了加工产能,当时我们两年新增了1200万吨的产能投进去,这样整体又扛住了2008年危机,但是现在你看整个产量都是过剩的,靠增加产能已经没有作用了,而新的增长点确实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国家考虑。

  目前我们临储玉米的顺价销售这块,销售非常缓慢,而且今年新粮库存一定会增加,我们截止到目前,东北临储玉米销售了2366万吨,临储进口玉米销售了370多万吨,这部分玉米应该讲价格低,饲料企业受欢迎程度高,执行率还是不错的,还有123万吨跨省移库玉米消化了,按照国家政策意图,先促进消化东北的库存。这样来看今年后期的情况,我们整个玉米顺价销售的数量按正在下滑,后期继续消化多少库存是比较保守的,应该是有大量的库存结余在仓库。

  东北的加工企业和全国的加工企业仍然是消化产区库存的中坚

  尽管艰难,但是我们看到东北的加工企业和全国的加工企业仍然是消化产区库存的中坚,目前定点企业采购的数量占我们东北地区临储玉米销售数量中的比重应该是1/4以上,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7月份以来,由于山东需求的减缓,整体成交数量明显下滑,越往后看,我们加工企业越成为销售的中坚。所以加工企业确实很困难,现在还没有拜托亏损。而且从数量上来看,国家提供了一些补贴,可能不能完全地增加太多的消费,这个情况大家也已经比较清楚了。但是要正面去看这个事,怎么评价呢?就是在之前非常严峻的时刻,只要需求没有再继续下滑就是好事。

  在价格上,我们知道今年的价格上涨,就是我们供应结构上的问题和顺价销售的问题。顺价销售的政策意图大家都已经理解了,主要的问题,坚持顺价销售是保证市场秩序,确保政策调控有效的一个基本原则,否则就是新一轮的财政亏损挂帐,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了。坚持顺价销售它的一个好处就是支撑东北地区市场的预期的严重保证。新一轮的仓促建设高峰,较大地缓解了东北地区露天存粮的压力,甚至还显现出过剩的信号,只要制度安排合理,临储可以顺利推进。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梁小鱼)
    李嘉贵:玉米临时收储“好三年,差三年”-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