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新闻

直播:农业部就生猪生产形势新闻发布会实录

  • 点击:
  • 日期:2016-04-08 09:31
  • 来源:农业部

关于生猪生产形势

 

关于生猪生产形势,有两方面的情况。第一,当前生猪生产情况到底怎么样。农业部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抓生产保供给,抓监管保安全,抓转型促生态,应该说总体上生产水平一年比一年有提升。一是形成了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十年期间猪肉的产量增加了近1000万吨,基本上满足了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和城镇化提升带来的新的消费需求。二是质量安全稳定向好,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特别是近几年生猪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基本杜绝了。三是养猪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已经达到45%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应该说这是不容易的。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快速发展,应该说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的局面有很大的改观。

 

但是,客观地说,目前养殖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生猪养殖户年平均出栏规模比较小,还有55%的出栏肥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散户提供。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格局特别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所以我们担心的价格大涨大跌也主要在这块,我们保障均衡供给难度也在此。从畜牧业发展环境来看,环保压力对规模养殖的约束趋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疫病对生产冲击不能掉以轻心,畜产品进口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看我们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也不少。

 

第二,如何看待当前生猪价格上涨?这个情况大家比较关心,生猪价格变化大家比较敏感,一头连着城乡居民,一头连着农民,中央关心,社会关切。从生产上来看,2015年全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全国有近4000万个养猪户,养殖业对农民收入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养猪业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从消费来看,猪肉是最主要的肉食品,肉类结构中有64%是猪肉。2015年猪肉人均占有量40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我们中国的传统是以吃猪肉为主。

 

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总的看,是前三年价格长期低迷的反弹,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因为养殖效益较好,规模场户补栏积极性开始恢复,有利于增加后期猪肉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尽管猪肉价格在高位运行,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但伴随着生猪出栏的逐步增加,猪肉价也将逐步企稳,暴涨的可能性我们觉得不大。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加强疫病防控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多项措施,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同时,我们也提醒,目前生猪养殖过热的迹象已经出现了,对于养殖户来讲,要提高风险意识,既要理性补栏,不能盲目扩大产能,也要适时出栏,不要压栏惜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人民日报:

 

我想问一个关于生猪养殖的问题,也是让大家比较困惑的。现在大家都在提倡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很多省份也都出台了生猪禁养的措施,包括农业部也出台了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的意见;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障供给,现在猪肉价格上涨和前一阶段的调整是不是有关系,大家都很困惑。下一步我们的生猪到底该养还是不养,应该怎么生产,怎么健康发展?

 

2016-04-07 10:38:25

 

叶贞琴:

 

这个问题请我们畜牧业司马有祥司长回答。

 

马有祥:

 

各位记者,大家上午好。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畜牧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作这么一个回答。当前来说,生猪养殖的环保压力确实是越来越大。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是传统农业的一大优势。原来养猪为了肥田,农牧结合得非常紧密。现在为什么养猪污染的问题突出了呢?它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原来农民既种地又养猪,现在相当一部分规模猪场就管养猪,种地的就管种地,所以经营主体分离了,污染的问题就来了,尤其是规模化养殖废物处理这方面的规定越来越严,去年又出了“水十条”,所以养猪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对于生猪养殖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供给,我们现在要找的就是保供给和保环境的一个结合点,既要保供给,也就是要吃上猪肉,又要不闻臭味,找这样一个平衡点。近几年因为禁养、限养,生猪的调减量比较大。据我们了解,有10个省份已经启动生猪禁养区的划定,或者正准备启动。禁养区内的生猪规模场拆除搬迁的问题比较突出,这10个省影响了2000多万头的生猪出栏量,有一个省万头以上的规模场在禁养区内就被拆除27座,影响了40多万头的出栏量。所以说,禁养确实是给生猪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这也是我们下一轮发展中应该正视的问题,我们要在补短板方面下工夫,如果环保方面不达标,生猪规模养殖可以说寸步难行。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政策需要发力的地方。猪不是要不要养的问题,而是要养好的问题。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中国养猪饲养量占世界的50%,这么一种主要的食品,对治国理政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不可能不养,关键是要养好的问题。

 

农民日报:

 

我想请问马司长一个问题,目前猪粮比处于9:1的高位,超过了国家的预警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根据我们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对市场的观察,您对后期猪肉市场价格的走势有什么样的预期?另外,国家是否准备采取措施来调控目前的猪肉价格?还有一个问题,其实每三到五年都会有一个猪周期的出现,猪肉价格的过高过快上涨或者过低的下行,其实对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都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是否有切实的措施,可以尽量去控制猪肉价格大幅度的波动?谢谢。

 

马有祥: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对猪价变化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价格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波动。我们经常讲猪周期,猪周期是正常的,是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对价格作出的不同反应。回顾十多年来,生猪养殖经过了几个周期,大体上每一次波动都有它的相同点,也有它的不同点。相同点,直接原因都是因为供给的减少,就是生猪养殖量下降了,供不足需了。第二个相同点是,在价格高峰的时候或者最景气的时候,价格会冲得很高。大多数年份春节以后价格会有所下降,但是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07年,2011年,还有今年,都是价格最景气的年份,价格在春节以后没有出现下跌,出现了反常的现象。几个周期不同的地方,我们分析,引起价格变化或者产能调整的原因是不同的。上两个周期,主要是猪周期加上疫病的影响。如果大家还有印象,一个是蓝耳病,一个是仔猪腹泻,本来猪周期在发挥作用,再加上疫病的影响,双碰头了,造成生猪产能的迅速调减。这一轮的特点跟原来不一样,虽然也有猪周期,但是赶上的是禁养,所以加大了产能下调的深度。

 

2016-04-07 10:52:36

 

关于猪价,去年3月份进入一个上升通道,9月到11月中旬期间有一个小幅下行,之后又恢复上行通道,一直到现在,尤其春节以后涨幅较快。刚才这位记者问到,后期的走势怎么样,会不会继续冲高或者暴涨?我们分析,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第一,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1、2月份我们监测的种猪场二元母猪销量增加了近60%,这预示着生产能力的扩大。3月份第4周仔猪价格同比上涨了102.3%,翻了一倍,仔猪价格的上涨也会带动补栏积极性的提高。还有一个最新数据,3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0.9%,母猪存栏在连降近三年后出现企稳,环比持平。所以,从这三个指标看,产能在较快恢复。

 

2016-04-07 11:08:57

 

关于猪价,去年3月份进入一个上升通道,9月到11月中旬期间有一个小幅下行,之后又恢复上行通道,一直到现在,尤其春节以后涨幅较快。刚才这位记者问到,后期的走势怎么样,会不会继续冲高或者暴涨?我们分析,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第一,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1、2月份我们监测的种猪场二元母猪销量增加了近60%,这预示着生产能力的扩大。3月份第4周仔猪价格同比上涨了102.3%,翻了一倍,仔猪价格的上涨也会带动补栏积极性的提高。还有一个最新数据,3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0.9%,母猪存栏在连降近三年后出现企稳,环比持平。所以,从这三个指标看,产能在较快恢复。

 

第二,从养殖成本看,今年推高养殖成本上升的因素,特别是饲料成本,跟以前不一样,这个因素弱化了。近期猪粮比价达到红色区域,很重要的因素是玉米价格的下调。如果按去年玉米价格每公斤2.4元计算,现在的猪粮比也还处于绿色区间。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的比重比较高,有60%-70%。现在的玉米价格降到2元左右,上涨可能性不大,所以饲料成本推动猪价上涨的因素基本不存在。

 

第三,从疫病来看,比较稳定,没有大的疫情。疫病对养殖业的影响非常大,疫情稳定了,也是稳定市场供给的重要基础。

 

第四,从需求来说,没有大的增长。因为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个宏观经济对消费拉动作用没有以前那么强了,对猪肉也有影响,所以需求上没有大的变化,也不会大幅拉动猪价上涨。

 

最后,猪肉的替代产品价格是下行的,禽肉价格基本稳定,牛羊肉和鸡蛋、牛奶的价格都是下降的。

 

从以上五个因素看,今年猪价进一步暴涨没有基础和动力。

 

央视财经频道:

 

对于生猪价格,我有三个问题。第一,在这次的猪肉价格上涨之后,全国猪肉的总销量,也就是近几个月的销量是一个怎么样的变动趋势,具体的数据是多少?第二,生猪价格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大幅上涨,之前没有此类大幅上涨的原因是什么?第三,2015年的1月到10月,中国的进口猪肉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0%,而且进口的平均价是12.3元每公斤,相比同期国内22.8元的均价,在巨大的成本差异面前,我国的国产猪肉是否会在售价上有所变化?谢谢。

 

2016-04-07 11:46:04

 

马有祥:

 

2011年开始,我国猪肉进口量增幅很大,但绝对量不大,去年冻猪肉进口不到80万吨,加上猪杂碎80多万吨,加起来160万吨左右。我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进口比例较低。关于猪肉进口的问题,我们有三个判断,一是大量进口不必要,中国人吃肉没必要靠外国,因为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我国猪肉产量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改革开放初国内猪肉产量是1000万吨左右,现在是5487万吨,上了4个千万吨台阶,我们有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也有非常灵活的市场发展机制。这几年尽管有猪周期,但也正好说明我们的生产能力是足够的,如果供不应求,就没有猪周期了。二是大量进口不合适。生猪产业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近4000万户的养猪户,加上上游饲料工业,下游的屠宰、运销产业,产业链长,就业人口多,大量的进口替代国内猪肉是不合适的。三是大量进口也是不可行的。现在世界猪肉贸易量700万吨左右,日本、韩国、墨西哥等稳定依赖进口的国家,每年进口量400多万吨,剩余的可进口的猪肉不超过300万吨,如果中国猪肉出现大的缺口,进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目前国内外猪肉存在比较大的价差,这是养殖成本不同造成的。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内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稳定生产和市场。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daisy.huang)
    直播:农业部就生猪生产形势新闻发布会实录-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