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亚平:“猪周期”拐点助力牛市延续
- 点击:
- 日期:2015-04-28 10:03
- 来源:证券时报网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其简单的逻辑是,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所谓的“猪周期”。
今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4%,高于市场预期的1.3%。食品分项中,近期猪价回暖导致猪肉价格环比跌幅较去年同期收窄至-3.8%,同比价格本月转为正值,此前连续14个月为负值。业界预计今年全年通胀水平为1.5%,四个季度的通胀分别为1.2%、1.4%、1.5%、1.7%。一季度是全年低点,然后逐季走高,通胀温和上行。
一季度人们还普遍担心通缩,可进入二季度以后,这种担忧似乎与“猪周期”背离。现在看来,“猪周期”向上趋势确立,五一节前猪肉价格有望强反弹。由于每年五一假期前后是猪肉消费的一个小旺季,加之目前生猪存栏量过低,五一节前后猪肉价格同比增速将继续上行。
从能繁母猪存栏历史走势分析,根据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生猪价格达到历史高点。随着猪价的回调,能繁母猪存栏量也不断下滑,到去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降至4368万头,自高点大幅下滑10%,预计此轮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至3700万头左右见底,时间大概在今年的6、7月。
经过三年多调整,目前生猪存栏已位于历史低位,能繁殖母猪存栏也频创新低,产能去化充分,2015年生猪供给有望迎来大幅下降。在需求端改善的情况下,生猪价格将保持全年上涨态势,生猪养殖行业的景气度迎来反转。史上最亏损“猪周期”结束,并有望从最惨痛的谷底步入上升通道, 2015年是猪价发展周期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也使得担忧通缩的声音降低了嗓门。
“猪周期”是市场化经典之作,也是通胀的“温度计”,如同“春江水暖鸭先知”。肉制品和畜牧养殖企业与猪肉价格具有很强的联动性,一旦猪肉价格回暖,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大幅改善,现价或许已经低估了。明年猪价有强烈的上涨预期,市场人士认为,至少达到16元/公斤。理论上,当猪价上涨超过30%时,会拉动CPI指数1个百分点以上。随着猪肉价格的提高,今年下半年开始CPI同比上涨幅度也将被拉高。据此测算,与“猪周期”概念有关的股价上涨将至少追上甚至超过2014年的高点,股价可能有40%的涨幅。
作者:汤亚平
- 2017-08-02生猪期货行情:热盼生猪期货“出来”破“猪周期”困局!
- 2017-07-28“猪周期”价格下行 罗牛山盈利同比增超5倍
- 2017-03-21申万宏源:猪价高位+后周期向好并存
- 2016-07-15南方洪灾延长“猪周期” 生猪养殖股后劲足
- 2015-08-10猪价上涨或维持到明年 上市公司布局“猪周期”
- 2015-08-07“猪上天”风口在哪里:归根结底还是供需
- 2015-08-07此轮猪周期 不影响宽松基调转向
- 2015-07-27猪周期成近期中国股市最火话题
- 2015-05-18猪周期启动!养殖股出现三大买入信号
- 2015-05-11猪价重回9元盈亏拐点已现 猪周期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