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摊上事儿 “猪周期”怪圈仍在延续
- 点击:
- 日期:2013-04-08 09:05
-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养猪信息网编辑报道:“主要是生猪供给充足导致价格下降。”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郭惠武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从去年9月份以后,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上升,平均存栏量达到5000万头以上;另一方面,从去年到今年生猪的疫病不是很严重,供给有保障。另外,去年年末猪肉进口量处于高位,今年1月份猪肉进口量有较大幅度上升,对价格的下降也起了一定作用。
数量巨大的散户养殖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生猪价格波动
肉价下降,高兴了消费者,但苦了养殖户。可高肉价利于养殖户的同时,却伤了消费者。虽然国家对此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猪周期”的怪圈仍在延续。
最近,“猪”摊上事儿了,摊上大事儿了。
黄埔江死猪事件余波还未散尽,近日,猪肉价格又陷低位,生猪养殖业仍在价格暴涨暴跌的“猪周期”里徘徊。
春节过后,猪肉价格接连“跳水”, 更有报道称,多地养殖户养一头生猪亏损100元—200元。
这次猪肉价格下降除春节后人们需求变弱等因素外,还有很多重要原因。
“主要是生猪供给充足导致价格下降。”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郭惠武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从去年9月份以后,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上升,平均存栏量达到5000万头以上;另一方面,从去年到今年生猪的疫病不是很严重,供给有保障。另外,去年年末猪肉进口量处于高位,今年1月份猪肉进口量有较大幅度上升,对价格的下降也起了一定作用。
肉价下降,高兴了消费者,但苦了养殖户。可高肉价利于养殖户的同时,却伤了消费者。虽然国家对此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猪周期”的怪圈仍在延续。
对此郭惠武表示,疫病影响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来几次大的波动都与其有很大关系。同时,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处于结构调整期,在散养户比重不断下降、规模化养殖户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散养户进入与退出的过程也会引起产业的波动。
“造成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与我国生猪养殖的结构有关。”中国农业大学[微博]MBA教育中心主任傅文阁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指出,我国生猪养殖户中,散户所占比重大。由于散户市场信息滞后,价格上涨,养殖量增加,价格下跌,清栏退市,这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生猪价格波动。
对此,郭惠武表示,价格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有很强的相关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养猪户的预期不够理性。
因此,郭惠武建议,当前,一方面促进规模化发展,增大规模养殖的比重,从而减少随价格波动而进行投资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在信息发布方面做得尚待完善,因此,增加信息的畅通性、发布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以及扩大信息传播面,确保养殖户形成合理的预期也很重要。
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也表示,养殖户应该注意信息的掌握与收集。市场规模越集中,养殖户的规模越大,专业化生产水平就越高,从而利于对市场预期的判断,对于市场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此些方面欧美等畜牧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做得比较好,他们在规模化养殖程度、农业信息的系统性与完善性以及疫情后的捕杀与补偿机制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同时,政府对猪肉价格的调控也需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生产就是一个周期性的生产,但政府的调控更加助推了它的波动性,”马文峰表示。
因此马文峰认为,一方面,从宏观经济政策上来看,希望政府减少对物价波动的过多干预;另一方面,政府对养猪生产的补贴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 另外,为保证农户的收益,保险、期货等多种渠道都应该采用,保险能够帮助形成一个稳定生产的机制,期货也在很大程度上利于规避风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admin)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相关阅读:
- 2020-02-10统计局:1月猪肉价格同比涨116.0%
- 2020-01-13猪肉价格回落 或将继续下降
- 2019-11-25肉价稳了?央视财经评论丨生猪产能下滑见底,存栏有望止降回升!
- 2019-11-19猪肉批发价回落 肉价拐点或在明年下半年
- 2019-11-19重回20时代 市场猪肉“抖”着降价
- 2019-11-15统计局表示猪肉价格将会保持比较平稳的上涨态势
- 2019-11-07这里的猪肉降价了!发改委:均价一斤降了一块多
- 2019-11-07抑制猪肉价格续涨的三个利好消息
- 2019-11-04上市公司扩产生猪产能恢复 猪肉价格明年回落可期
- 2019-11-01猪肉价格会继续上涨吗?能否回落至正常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