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新闻

广东省十二月玉米、豆粕、进口鱼粉价格分析(2)

  • 点击:
  • 日期:2010-12-27 17:37
  • 来源:南方饲料信息网

  新细则从11月16日执行实施,立即收到调控效果:1、11月9日计划销售跨省移库玉米149.7万吨,实际成交113.39万吨,成交率75.74%,成交均价2015元/吨,成交率和成交均价为近四个月来的最高水平;2、11月16日,计划销售跨省移库玉米148.3万吨,实际成交34.02万吨,成交率22.93%,成交均价1858元/吨,成交率和成交均价比上周大幅下跌;3、11月23日,计划销售跨省移库玉米147.78万吨,实际成交34.7万吨,成交率23.48%,成交均价1891元/吨,成交率和成交均价保持低位。业内人士认为,国家严谨跨省移库玉米交易细则,有利于保障饲料加工和养殖企业的用粮。

  四、广东码头玉米库存量减少,价格倒挂。11月份广东码头玉米库存量维系在19~26万吨,低于上月的24~39万吨。截至11月19日,大连码头平舱价格2080~2100元/吨,未算利息和损耗到广东码头的成本2195~2215元/吨,当日深圳码头报价2190元/吨,价格倒挂。业内人士认为,码头玉米库存量虽然减少,但仍可维持日常消费,没出现紧俏状态,若到货量再度减少,市场价格将会瞬间上涨,建议饲料厂密切关注码头状况。

 

11月广东码头玉米库存量统计
 
日期
2日
9日
11日
15日
19日
库存量
26.8
20
20
19
25

 

  五、玉米消费刚性增长。今年我国玉米市场消费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1、虽然玉米深加工产品取消了出口退税政策,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淀粉等产品出口量依然大幅增加,可观的利润支持深加工企业无惧玉米高价,全力入市采购;2、今年6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存栏量持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1~9月饲料产量同比增长5.7%,其中猪饲料增长13.7%,目前猪粮比价已升至6.61:1,养殖户对玉米价格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六、玉米丰收,但市场供应可能偏紧。国家粮食部门估计我国今年玉米产量1.8亿吨,而且水分低、容重高,质量普遍好于往年,但后期供应形势并不乐观。因去年国内玉米减产,近两年的临时存储玉米基本抛售完毕,中央储备玉米也销出2000万吨,从粮食安全角度考虑,库存缺口需要补充。业内人士认为,增产基数-消费增长量-补库量=市场供应偏紧,必须予以正视。

  七、阿根廷玉米拟输中国。阿根廷农业部长日前表示,目前正与中国商讨玉米出口事宜。阿根廷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预计2010/2011年度玉米产量2600万吨,出口量将有1850万吨,其中80%为转基因产品。我国2010年基本是进口美国玉米,国际机构预测中国2011年需要进口500万吨玉米。业内人士认为,广开货源渠道,挣脱美国玉米一家独大的枷锁,有利于我国进口玉米市场的健康发展。

  八、国际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国际玉米价格终于结束疯涨行情,转入下行调整通道。截止11月24日,12月交货美国2号黄玉米到岸成本11月份的结算价2309~2557元/吨,低于上月的2428~2573元/吨,处于下跌状态,有接近中国玉米市场价格的趋势。海关总署统计,我国10月份进口玉米251934吨,同比增长1239.01%。全国1~10月共计进口玉米1478754吨,同比增长4402.09%。

 

12月交货美国2号黄玉米到岸成本统计(按当日收盘价核算)
 期
11月1日
11月4日
11月10日
11月17日
11月24
价格(元/吨)
2511
2557
2405
2309
2331
同比涨跌(元/吨)
550
542
334
168
240

综上可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逆市上涨,虽然已实施调控政策,但续涨动能依然强烈。业内人士认为,受北方天气影响,广东12月玉米市场价格牛势不改。

 

豆粕振荡调整

    广东11月豆粕市场价格先扬后抑,呈高位整理状态,全月最大振幅330元/吨。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豆粕供求过盈压倒国际行情,市场需要豆粕价格合理回归。

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豆粕价格在3210~3720元/吨区间,接近上月同期的3300~3700元/吨,呈高位整理态势。广东豆粕价格在3370~3700元/吨区间,略高于上月同期的3320~3600元/吨。

 

11月国内部分地区豆粕价格统计        (元/吨)
日期
黑龙江
辽宁
秦皇岛
山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广东
1日
3330
3400
3600
3500
3580
3510
3500
3550
10日
3350
3560
3650
3700
3720
3700
3600
3700
19日
3210
3250
3400
3400
3450
3420
3420
3370

 

  广东12月豆粕市场价格建议关注以下动态:

  一、进口大豆货源不断。海关总署统计,我国10月份进口大豆374万吨,环比减少19.2%,同比增长48%。全国1~10月共计进口大豆4390万吨,同比增长25.8%。商业部预计,我国11月进口大豆516.53万吨,其中抵达广东港口的有12船,共计约73.4574万吨。资料显示,截止11月10日,全国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635万吨。业内人士认为,我国12月大豆市场货源充足,供应较为宽松。

  二、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引涨国际豆市。美国农业部1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1、美国2010/2011年度大豆产量33.75亿蒲式耳,比上月减少3300万蒲式耳;2、美国2010/2011年度出口大豆15.7亿蒲式耳,比上月增加5000万蒲式耳;3、美国2010/2011年度期未大豆库存1.85蒲式耳,比上月减少8000万蒲式耳;4、美国2010/2011年度大豆预估平均价格10.7~12.2美元/蒲式耳,上月为10.00~11.50美元/蒲式耳;5、阿根廷产量5200万吨,比上月增加200万吨;6、巴西产量6750万吨,比上月增加50万吨;7、中国2010/2011年度进口大豆5780万吨,比上月增加280万吨;8、全球2010/2011年度大豆期未库存消费比24.11%,上月为24.33%,是历史较低水平。业内人士认为,11月供需报告中各类数据看似增减互现,但南美大豆的增产量已被中国进口增量消化,而美豆产量、库存量减少以及出口量剧增,则累积成引爆国际豆市行情的强力因素。供需报告公布当日,大豆期价跳升至26个月来的高点。

  三、豆粕供求过剩,价格需要回归。任凭国际行情如何刺激,任由国内饲料产量如何增产,也掩盖不住国内豆粕过剩的事实。11月17日,国内豆类期货市场终于背离国际行情,大豆、豆粕、豆油主力合约全部跌停,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有评论人士认为,豆类期货全线下挫,是国内豆粕市场持续疲软所致。资料显示,我国今年1~9月的饲料产量同比增长5.7%,豆粕消费量也同步增长,并无疲软现象,只不过相对1~9月进口大豆同比增长24.1%的幅度,是显得有点滞后而已。生产过剩又要消费者高价购买的商品,确实有悖常理。

  四、中国阿根廷两国将直接开展大豆贸易。据有关部门介绍,中国阿根廷两国将直接开展大豆贸易,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阿根廷是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国,中国则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两国在大豆和大豆制品方面有着很强的互补性。目前,阿根廷大豆销售基本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中国采购阿根廷大豆也只能通过中间商,产品购销价格都由中间商制定,这种现状对中阿两国都极为不合理。因此,中阿两国若能直接建立大豆战略合作贸易关系,则可共享互惠。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admin)
广东省十二月玉米、豆粕、进口鱼粉价格分析(2)-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