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丰收粮价却暴涨 中储粮调控面临大考(3)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10-27 10:11
- 编辑:admin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评论
上述粮食系统官员认为,三河米业只是中储粮的产业模式探索项目,从高层管理部门的角度,国家一直在促进中储粮对各地粮食系统内的粮库进行收管,强化中储粮的粮食调控作用。同时,也希望中储粮能发挥调控优势,延伸产业链,形成一个能与国际粮油巨头相抗衡的强势企业。
今年4月份开始,中储粮湖北襄樊直属库完成了对湖北梅园米业有限公司、湖北汉江米业公司、襄樊万宝大米加工厂、襄樊志宏粮油有限公司四家企业进行整合,成立湖北中储粮梅园集团,该集团拥有订单基地60万亩、年加工大米60多万吨的规模,并希望通过3-5年,加工规模提升到200万吨以上。
据周江涛介绍,中储粮公司总部的政策口号是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并且要求各级分公司利用库存优势配合贯彻该政策。“只是金溪直属库去年才刚刚建立,还没有纳入规划范围。”
调控难题
中储粮作为央企,起着行业龙头和市场话语权的作用,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粮食调控是政府的责任,即粮食管理部门的活。
“中储粮的战略方向是对的,只是这样会造成更深的调控难题。”上述粮食系统官员认为,“现在看来国储粮放在库里闲置,国家还要大量财政补贴,造成资源浪费,但是中储粮一旦在全国建成相当规模的加工产业链后,如何平衡调控粮和商品贸易粮是个问题,同一个仓库,国家储粮进出是按照托市价和财政补贴完成的,商品贸易粮是按照市场价差获利的,这方面无法监管。”
因此,该官员认为,粮食库存与粮食调控应该分离。中储粮作为央企,起着行业龙头和市场话语权的作用,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粮食调控是政府的责任,即粮食管理部门的活。
“中储粮可以管理粮库,为国家代储粮食,但是国储粮食的进出及进出价格由政府部门视市场状况制定,中储粮根据其库存优势发展产业链,这才是一个合理的调控体系。”该官员说。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声明: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广东养猪信息网”的文、图、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如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的稿件,请注明转载“广东养猪信息网”。本网站资料仅供参考,若资料与原文有疑,请以原文为准。
相关阅读:
- 2012-08-06美洲旱灾或致中国养猪业饲料涨价
- 2012-03-232020年前中国玉米供需缺口恐达2000万吨
- 2012-03-16国内价格大涨 中国饲料厂瞄准美国玉米
- 2012-02-07极端天气推动全球农产品价格飙升
- 2011-10-17为什么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而粮价持续上涨?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
图片新闻推荐
新闻排行
- 南方猪价普遍回升 连涨三月猪肉价格还 684
- 年底生猪价格上涨可能性加大 675
- 2010年10月14日国内生猪市场早 662
- 广东年底猪肉价看涨 574
- 2010年10月12日广东各地生猪价 527
- 当前生猪形势原因分析及后势预测 504
- 10月第1期预警显示:猪价涨饲料跌 481
- 2010年10月19日广东各地生猪价 445
- 辉瑞忍痛卖瑞倍适 商务部反垄断或作用 417
- 2010年第三季度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413
更多>>论坛热点关注